2009年10月13日星期二

乳癌

台灣十大癌症系列(二)~乳癌 作者:歐陽英老師 



從民國八十八年起,乳癌已超越子宮頸癌,成為婦癌(乳癌、子宮頸癌、卵巢癌)死因的第一順位。97年度十大主要癌症死因中,乳癌的標準化死亡率呈兩位數成長;而女性乳癌、子宮頸癌…等的死亡年齡中位數皆低於所有癌症死亡年齡中位數69歲,尤其是乳癌之死亡年齡中位數更低於60歲。另外,其罹癌年輕層亦有下降趨勢。

乳癌多發生在40~50歲的婦女,然近幾年罹癌年齡已下降至35歲左右。根據統計,80~90%乳癌可經由觸摸發現;也有60%的乳房腫瘤是由病人自己,或病患先生所發現。早期發現、早期治療仍是目前乳癌防治最好的方法,而經乳房自我檢查發現乳癌的患者,腫瘤通常較小,治癒率較高,可採取乳房保留手術。

每月一次乳房自我檢測,還有若發現下列異樣,或有任何懷疑,請及早就醫做進一步檢查:

1.乳頭凹陷。
2.乳頭異樣分泌物,尤其是帶血分泌物。
3.乳房外型改變,局部凹陷或凸出。
4.乳房皮膚有橘皮樣變化,紅腫或潰爛。
5.腫大的腋下淋巴腺。
6.雙側乳房不對稱。
7.乳房疼痛。
8.無痛性乳房腫塊。


乳房腫塊是乳癌最重要的臨床表徵,但大部份的乳房腫瘤多為良性,所以若摸到硬塊先無須驚慌,應請教乳房外科專科醫生來分辨良性與惡性。

各種乳房腫瘤的徵狀略述如下:

1.纖維囊腫(水泡):
這是最常見的良性乳房腫塊,多見於30歲左右的婦女,常是兩側性且多發、併有悶痛及脹疼壓痛感。月經來前症狀最厲害,且腫塊會變大;按壓時會有痛感,輪廓清楚,微可動。以手電筒照乳房會有透亮的地方。如用針頭抽取,可得一混濁未含血、黃綠或棕色液體,若囊腫位於乳房深處,則可能觸摸到像癌病的腫塊。
2.纖維腺瘤:
20歲左右的女性最多。腫瘤會移動、硬似橡皮、邊緣整齊、按壓時不會痛。
3.管內乳頭瘤:
40歲左右的婦女較多,常常只發生於一側,乳頭突然有黃色、淡紅色水樣液體排出,不會疼痛也摸不到腫塊,通常這是一種較大乳管內上皮增生所致。
4.乳管膨脹(粉刺性乳房炎):
多發現於40歲左右的婦女,乳頭排出顏色多變且較濃稠的液體。兩側發生,且波及數條乳管,有灼熱、癢感,乳暈微痛,觸診時會發現乳暈下有彎曲腫大的乳管。若病情加劇,腫塊出現,從外表看就好像第三期乳癌,併有漿細胞乳炎。
5.乳癌:
常發生於一側,觸感硬,感覺如實體、不移動、不痛且輪廓不規則的腫塊。後續會出現:腋窩的淋巴結變硬、乳頭下陷或有血狀分泌物、乳房皮膚如橘子皮;

有些僅是乳頭濕疹、皮膚紅腫、皮下浸潤或摸起來可以移動、不硬的腫塊。

第一次看乳房外科的婦女,都必須經由專科醫生的視診、觸診,初步判斷腫瘤是良性或惡性,必要時才會安排進一步檢查,包括乳房攝影、超音波檢查及細針抽取細胞穿刺切片檢查。一般來說,乳房攝影一般適用於40~50歲以上的婦女,超音波檢查適用於35歲以下的婦女。
乳癌治療仍以手術治療為主,放射治療、化學治療及荷爾蒙治療為輔,手術治療不一定要切除整個乳房,可能是手術根治或局部切除再加上放射治療,再視其荷爾蒙接受體為陽性或陰性,再決定是否需要進行荷爾蒙治療。

以下因素與乳癌存在著必然的關係:
1.輻射線:長期暴露於輻射線者,得乳癌的機會與所暴露的劑量及時間成正比。
2.病毒:人類皰疹病毒第四型,刺激癌細胞分裂、增生。
3.女性荷爾蒙:本身即是乳癌的危險因子。
4.高脂肪、高糖份、高熱量飲食:脂肪、肉類、飽和油脂、膽固醇太高及肥胖者比一般人易罹患乳癌。酒精亦會增加罹癌機率。
5.遺傳基因─BRCA-1、2:基因BRCA-1及BRCA-2之變異,是衍生乳癌的重要因素之一。所有乳癌患者中,有5-10%是因遺傳基因突變而導致的。

其他如:像年齡、環境污染、未婚者、熬夜、情緒壓力…等,都可能是誘發乳癌的病因。

無論是乳癌的成因為何,可以肯定的是低脂、高纖的飲食與持續不斷的運動可減少罹患乳癌的機率。關於健康的飲食,本網所提供的食譜都能幫民眾打造不致癌的體質,唯一要注意的是婦癌病史的人千萬不能攝取蜂王漿、山藥、牛蒡、當歸、榴槤…等會促進荷爾蒙的食物。至於運動方面的建議,生機新知中曾提到一項研究,像是跑步、有氧舞蹈、打網球、騎腳踏車上坡…等「費力運動」,以及擦地板、洗窗戶、做園藝…等「粗重的家事」,皆對預防乳癌是有所幫助。

資料來源:行政院衛生署、陶聲洋防癌基金會、華人癌症資訊網

没有评论: